參加討論的快印店有天津好彩、南京東南文化和吉林飛馳,他們都在自己領域中建立了自己的特色,在大部分快印店感到市場不景氣的壓力下,悠游于自己創造的快印店風格之中。如果快印店是數字江湖里的漁船,這三艘漁船的駕駛員一定是獲魚量穩定,唱著漁歌快樂前進的船夫。
此外,這個討論環節的一幅圖算是國內最早涉足印刷領域的電商之一,電商擁有資源和技術,一幅圖試圖以互聯網的思維,琢磨印刷買家到快印店購買時想要獲得的體驗,想要幫忙快印店利用網絡門戶和管理軟件來改善生意的效益,延伸服務的觸角。聽起來對那些資源有限,無法自行架構網絡IT基礎建設的快印店有利,快印店應該歡迎才是。
2015年新開張的幾家電商一上場,都有大力爭取快印店加盟的動作,不知和一幅圖的策略改變有沒有關系,倒是他們一起對快印店發生興趣,意外地觸動了快印店族群的敏感神經。
今天各行各業生意難為,根本的原因是訊息傳播的速度太快。好的技術一旦被一家使用發揮了效益,很快全行業就會知道,技術供應商更利用這一點,讓所有的競爭對手都知道他的產品優勢,幫助更多的競爭者,也擴充了自己的業績。印刷業也一樣,印刷廠之間的競爭多采用相同的邏輯,為客戶供應武器增強其競爭力,客戶從印刷服務中得到優勢,印刷廠也一樣大肆宣揚,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。
供應商不斷提供競爭力的武器,造成下游產業的供過于求,這就是所有制版廠都用CTP技術,印刷廠都用膠印技術,少有例外的原因。
專家觀察一波一波供過于求的變化,就稱之為“趨勢”。
在供過于求的形成過程中,總有一些創新份子,不甘和別人一樣,率先嘗試不同的技術或生意模式,等到他們避開了供過于求的產業趨勢,佇立在同行的眼前,大家才注意到還有這種做生意的方法。
于是另一波趨勢潮流又朝供過于求的方向醞釀起來……
從2015年國內數字印刷產業現況來看,上一波數字印刷技術已足以滿足市場的需求。大部分快印店感受到了供過于求的壓力,找不到新武器來應對競爭,又看到其他行業的電商占據了產業新聞的重要版面,甚至國際新聞的頭條,上網似乎成為脫離困境的救命稻草。
快印店的生意來源是店周邊5公里內的客戶,這既是優勢也是限制。
快印店和電商平臺合作期待的效益是什么,又如何評估?
有人提“平臺就應該免費!”,也有人提“平臺應該讓快印店賺更多錢!”都得到了臺下的掌聲,聽起來煽情其實沒有任何意義。不先合作哪知道有沒有錢賺?保證讓你賺錢,誰來做這個“保證”?
好彩定義自己是店小二,把周圍幾公里的客戶服務到位,就活得很滋潤又有底氣;東南文化以文化創意、藝術生活定位自己的快印店,不只是幫客戶印刷,還要幫助客戶營銷,快印店就經營得有尊嚴又有趣。電商平臺需要他們作為示范門戶,他們就站在自己的平臺上面。